close

無論背景、情境、非蓄意或刻意,犯罪有可能在某個瞬間形成。

些許人認為把他們塞到狹小的牢房就足以改變他們的心智,或是關到死也可以有類似的效果,最完美的是槍斃。

預防犯罪是最高端的,是很多優秀的警政單位或是學者努力的目標。

心理輔導的背後,如果我們只以犯罪者的角度去看他們,沒有越過善惡切割的高山,那效果可能有限。

再歇斯底里的犯罪後面藏著一份被救贖、救贖,如果他們沒有被更多東西控制住,像是毒品、像想念的仇恨壓住,或是某種習以為常的營生。

在他們的世界,「愛」是個遠古的詞彙,清新如風鈴擺動的聲音,有時連忙碌的人們都會拋在腦後。

但渴望卻是隨時浮動的魚標。

把他們丟進更沒有愛的監獄環境,卻希望他們出來是一條改過自新的漢子,容易嗎?

除了靜坐、下去工廠工作,他們也可能會經歷移監的過程。

我認為提高他們對社會的連結度與安全感可加強內部的進步與互相幫助,不管在教育訓練還是監獄環境改善都可以,前提是放在監獄體系的經費跟關心能夠提升。

我們可以短視近利,也可以長遠以達到降低再犯率。

花蓮監獄的用水是來自木瓜溪,每當雨勢變大,水龍頭都是污濁的髒水。

陽光、空氣和水都是基本生存的條件。

可以說:「他們是什麼咖,就是用什麼水」。鄙視那些人,我們無可奈何的那群人,除了處罰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以暴制暴出現在電影裡絕對是一枚爽劇,但在現實裡是毫無辦法裡的辦法(糟糕的)。

當然工作員額的增加也是需要的,是不是應該給予在監獄管理的工作人員有更多福利與鼓勵,讓他們能獲得更大的支持。

非專業的me單純是一個管道,跟家人聊到這一塊。

家人反應:「連監獄外的老百姓都沒那麼幸福,監獄內能管得到?」

我的想法是萬物一體,我們一直忽略的問題最後會變成影響我們生活的主因,治安不重要嗎?

我們看似生活是分開,實際是重疊的。

犯罪者受罰是理所當然的,後面面對容器的調整(監獄)我也認為很重要,但這需要共識與愛心。

愛心並不是對犯罪者的愛心而已,而是生活在監於外的大家,如果死了一個人(死刑)可以讓大家變得更有愛心,我覺得非常划算。

但聰明的大家,知道終極的目標是家園的平安,那我相信大家可以鑿出一條美麗的道路,赤著腳走也不怕受傷。

也許人類的愛很短,但我們仍然可以學習延長它。

圖片取自:台灣監獄fb(非營利)

36087807_396068424212066_4238515190754181120_n.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酷蛋 的頭像
    酷蛋

    酷蛋的部落格

    酷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